瞒报行程主要有哪些行为
瞒报谎报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在疫情防控期间,瞒报、谎报个人行程、健康状况或接触史等行为,极有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。这一罪名主要针对那些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,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、控制措施,并因此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。
【法律分析】没有感染瞒报行程的处罚如下:没有感染瞒报行程,拒不执行人民 *** 在紧急状态情况下,依法发布的决定、命令的,会被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。情节严重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并处500元以下罚款;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,会被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。
擅自外出、聚集:封控、封闭小区的居民拒不配合封控管理,擅自外出、聚集的,处罚同上。确诊病人、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、瞒报行程信息,造成传播的,可能涉嫌构成以危险 *** 危害公共安全罪。不按规定居家健康监测或集中隔离:健康码为黄码、红码的人员,不按规定居家健康监测或集中隔离观察的,处罚同上。
没有感染瞒报行程怎么处罚没有发生疫情感染,但当事人瞒报行程的,属于治安违法行为,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。
教师瞒报行程将承担相应的责任:情节较轻时:批评教育:相关部门会对瞒报行程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,强调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要求。要求改正: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,确保今后如实报告行程信息。经济赔偿:如因瞒报行程给他人或社会造成经济损失,责任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