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河南省疾控发布紧急提醒
为切实降低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,筑牢外防输入严密防线,河南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如下:主动提前报备所有从省外来豫人员,务必提前3天向目的地所在社区、单位或酒店报备。抵豫时,需向目的地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、欢乐、安全的“五一”假期,河南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如下:请务必主动报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来豫人员须提前3天通过“河南来豫人员社区报备系统”进行报备和登记,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月29日,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,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输入传播风险,三类人员需立即主动报备行程。11月27日,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发现3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。
春节将至,人员流动更加频繁,为了严格落实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的常态化防控策略,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,河南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如下:积极主动报备。
为严格落实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的防控策略,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,结合近期国内疫情特点,河南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如下:主动报备行程。
目前,正值春运返程高峰,人员流动性大,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,持续做好我省“外防输入,内防反弹”工作,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,河南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如下:及时主动报备1月27日以来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旅居史的人员暂缓来豫,已来豫者应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、单位或酒店报备。
以下布雷图指数哪类有聚集性风险
1、聚集性风险区:当布雷图指数介于10-20之间时,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。这意味着该地区的伊蚊密度已经较高,有可能导致登革热等疾病的局部爆发。此时,需要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,如清理积水容器、喷洒杀虫剂、加强健康教育等,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。
2、布雷图指数中,当指数介于10至20之间时,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。布雷图指数是评估蚊虫密度和可能传播疾病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。它通常通过在一定区域内(如一个标准大小的房间、一个街区或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)统计布雷图容器(如积水容器、废旧物品等)中蚊虫幼虫的数量来计算。
3、布雷图指数大于5的区域有聚集性风险。布雷图指数是评估蚊虫密度的一个重要指标。当布雷图指数大于5时,意味着在该区域内每百户居民中平均有超过5处积水容器孳生蚊虫幼虫,这样的环境极易导致蚊虫大量繁殖,形成聚集性风险。因为蚊虫密度过高会增加蚊虫叮咬人的几率,进而可能引发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。
4、聚集性疫情风险:当布雷图指数达到10-20时,表明该地区有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。局部暴发风险:若布雷图指数超过20,则意味着该地区存在局部暴发的风险,需要立即采取防控措施。布雷图指数在蚊媒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:作为评估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指标,布雷图指数被广泛应用于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实践中。
疫情级别如何划分一,二,三,四
一级(低风险):疫情零星散发,无显著传播。防控措施以日常监测和预案准备为主,确保疫情在初期就能得到有效控制。二级(中风险):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,表明病毒已经开始在特定区域内传播。此时需要加强病例追踪、局部交通限流等措施,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。
级别划分与标示 疫情应急响应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、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,分为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和四级。这四个级别分别用红色、橙色、黄色和蓝色进行标示。其中,Ⅰ级为特别重大级别,Ⅱ级为重大级别,Ⅲ级为较大级别,Ⅳ级为一般级别。
响应级别的划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划分为特别重大(Ⅰ级)、重大(Ⅱ级)、较大(Ⅲ级)和一般(Ⅳ级)四级。其中,一级响应(即Ⅰ级响应)是这四个级别中的更高级别,代表着事态的极其严重性和紧迫性。
基孔肯雅热中国分布
1、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,北方存在输入性传播风险。疾病流行区域分类根据传播风险和活跃程度,国内地区分为三类: I类地区: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。这些地区伊蚊活跃期长,本地病例多,聚集性疫情风险突出。例如广东东莞、汕头等地近期存在传播风险。
2、截至2025年8月,国内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集中于广东省,河南省被列为Ⅱ类流行风险区。
3、截至2025年8月,中国有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的省级区域为广东省、湖南省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。其中广东佛山发生本地传播疫情,累计确诊2659例。
4、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四类地区:Ⅰ类地区(6个):包括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。这些地区媒介伊蚊活跃期长、既往登革热本地病例多、聚集性疫情风险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