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飞天》2020年第7期:背馍上学那四年(巴陇锋)
1、读书识字后,我考入初中。一个12岁的少年,须在每周日午饭后背着锅盔步行到校,再于周六中午一点放学后,饥肠辘辘地走回家。背馍上学很苦。 当时的锅盔不够吃,我家的锅盔里是要掺玉米面的,也带过“玉米面铜锤”,如此还得挨饿。记得初一第二学期秋黄不接的春天,爸爸带我到佛堂粮库去领回销粮。
2、与所有偏远农村的学子“待遇”一样,我也曾背馍上学过。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初中时光,从12岁到16岁的整整四年。而与绝大多数农家子弟所不同的是,我家住在深山更深处,条件更差,经受磨难更大。 我的家乡在陇东高原靠近乔山山脉(俗称子午岭)的小山村,处于贯通陕甘的宁黄公路宁五段的小土塬上。
3、《背馍上学那四年》是巴陇锋的一部深刻反映特殊年代生活艰辛与不屈精神的散文佳作。读完这部作品,我深受触动,对巴陇锋的文学造诣和人生感悟有了更深的认识。艺术手法的创新 巴陇锋在《背馍上学那四年》中,展现了他对散文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创新。
我是兰大的新生,想问下军训时有休息日吗,还有看校历,期末考试两周,有可...
军训一般都是没有休息日的,会安排国防知识讲座啊或者看爱国电影什么的,就当做是休息了。